“空巢青年”写照:电子设备不离身 靠网络打发时间

“空巢青年”与“蚁族”、“蜗居”等名词的出现一样,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人口迁移而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其中,忍受寂寞是“空巢青年”难以言说的艰辛,居住条件差和缺乏情感寄托是他们面临的主要困境。此外,大城市的人才流动性强,落户和买房的难度大,搬家、跳槽频繁,也让这些年轻人难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原标题:“空巢青年”:空了巢不能空了心)

康传义 李羽佳 / 陕西日报

“空巢”是自嘲,也是无奈

“平时都是一个人上下班,吃饭主要靠叫外卖,有空就和朋友们微信聊聊天、玩玩游戏。虽然常常也会感到孤独,但却很少会约着一起逛街、看电影。”谈到目前的生活状态,已经从西安体育学院毕业两年的侯玉杰这样说,“自己和本科室友虽然都租住在碑林区,但上一次见面还是半年前,还是因为外省的一个室友到西安来旅游,同宿舍的姐妹才有机会聚到一起。虽然也很想谈恋爱,但是公司里已经没有适龄的单身男了,感觉找个各方面都适合自己的还真不容易。”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石英教授分析,“空巢青年”很大程度上是年轻人的主动选择,还带有自嘲的意味。他们彼此这样称呼,或将自己归入这样的群体,以娱乐的心态在网络中寻找 “组织”,是一种普遍但并不严重的社会现象。由于离开了亲人和朋友,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独自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很多时候就只能用网络打发着时间,更容易增加孤独感。

统计数据显示,“空巢青年”中,只有 14% 的人从未感到孤独;不同性别之间的孤独高峰点也存在着不同,对于空巢男青年来说,晚上 10 点最孤独;而空巢女青年的孤独高峰期则是晚上 9 点。

一份来自外卖平台和理财平台联合发布《“空巢青年”生活报告》显示,“空巢青年”人均每月房租消费 1355 元,是普通青年的 1.5 倍。对美食、服饰和数码产品等物质追求更高,靠阅读书籍、看电影来排解孤独。

相关专家分析认为,80 后、90 后大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长大,现在的年轻人强调个性化,行事独立,也很注意维护个人空间,这就容易沉醉于个人的小世界里不能自拔。缺少集体活动的后果就是社交圈狭窄,孤独感增加。

缺乏社交也并不完全是主动选择,有时也是无奈之举。

房地产销售人员小项工作弹性比较大。有时自己已经下班,但是朋友们还都在加班。旺季的时候看房的客户多,下班回到家已是筋疲力尽,只想睡觉的她,再也没有社交的冲动。“因为聚会时间迟迟定不下来,大家又都想努力工作干出业绩,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地方,自然也就顾不得社交了。”

对此,相关专家建议,年轻人要主动融入他人和社会,工作之余多参加社会性的组织或公益服务项目,以公民的身份融入我们生活的城市和社会。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和困境不能随遇而安,主动迎接挑战才能完成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在金钱方面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理财观念,克服“月光”和过度提前消费,财务独立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

“空巢”是孤独,也是独立

在众多的“空巢青年”中,有人被迫独居,有人却在孤独中学会了独立。

“自己过日子最大的好处就是我更像个汉子了,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厨艺,自己组装家具也毫无压力。”大学毕业就留在西安的季乐乐是一家软件公司的文职人员,独居 8 年,居住条件从十二平方米的群租房换到一个人的开间,现在和同学合租在高新区一套两室一厅的出租房中,迟迟不想结婚的她,就是一直贪恋这自由自在的“空巢”生活。

和大部分“空巢青年”一样,季乐乐远离安徽老家,独自在西安打拼。电子设备不离身,偶尔通宵追剧,或是一睡一整天,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她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和男朋友相识于爵士舞舞蹈课上,而后一年多的异地恋也给了她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继续“空巢”,为了能在上海更加顺利地找到工作,她还参加了英语培训。“空巢只是一种独居的生活状态,多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就不会觉得孤独了,还能让自己技能满满。”季乐乐说。

吃外卖、不出门不洗头、作息失调,这些在老人们口中消极和堕落的表现,在 90 后余枫看来,反而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便利。已经住了 3 年群租房的他换了无数室友,有销售人员,有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有刚入职的小白领,也有个体户小老板。他乐得和人聊天,也从中了解着各行各业的规矩。“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写小说,才写了半年多,单篇阅读量都能上万了,人物的原型就是我的这些室友。”谈起他的原创小说,余枫很是骄傲。

周末余枫通常会睡到自然醒,一碗胡辣汤填饱肚子后,开始探寻菜馆。晚上回家看个电影,夜深人静后开始在朋友圈里写食评、写影评,凌晨一点准时上床睡觉。“自己生活有时会感到冷清和无助,但这正是沉淀自己的好时候。利用好这份珍贵的清静才不枉‘空巢’一场。”余枫很珍惜他现在的“空巢”生活,“乐得自在”是他给目前生活状态的总结。

“宅男”、“宅女”、“剩男”、“剩女”,现在社会只要和这些群体扯上关系,必定能引发一波舆论讨论。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宅”或是“剩”,只是年轻人的个人选择,而且只是暂时现象。“空巢青年”只要内心充实,心态积极健康就已经不再“空巢”。

对此,石英建议,社会应该给这些青年人有针对性的帮助,让他们从无尽的加班和封闭的个人空间中走出来,而不是急于给他们贴上“空巢青年”的标签,悲情解读。低质量的陪伴,不如高质量独处,独处的时光给了年轻人提升自己的良机。年轻人也应该自己怀抱一个开放的心态和强大的内心,不被眼前暂时的孤独打倒,发现生活之美。

“独自生活的人更容易拜访朋友或加入社会团体,他们更容易聚集或创建有生气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单身社会》对空巢青年应有的独立和生气进行了界定。空巢不能“空心”,也是社会的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骊山老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ishan.cn/1436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7日 06:12
下一篇 2022年5月19日 19:49

相关推荐

  • 睡前多做四件事,沾床就睡身体好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一句话道出了睡眠的重要性。一晚好的睡眠不光取决于你睡了多久,把握好睡前的一小时也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梳梳头我国古代养生学家一直倡导“发宜常梳”…

    2019年11月7日
    131
  • 《骊山》 杜甫

    《骊山》 杜甫唐代 杜甫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2022年9月12日
    312
  • 汉中南郑县康汉文走访看望宗教界代表人士

    7月26日,陕西省南郑县政协副主席康汉文在宗教局领导的陪同下走访慰问了南郑县代表人士。南郑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郑汉生参加了活动。 康主席一行先后来到管家山道教活动场所、刘家营基督教堂…

    2014年7月28日
    290
  • [E0015]全真七子集

    齐鲁书社2005年出版了一套全真道文化丛书,包含4册:《王重阳集》、《丘处机集》、《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集 》、《 马钰集 》 编号:E0015格式:PDF大小:…

    2016年7月13日
    312
  • [E0029]性命圭旨

    相传这部作品由尹真人所述,由其弟子记录。这件木板印刷作品后来被涤玄阁收购。从内容看可能是明朝作品,可能出自唐新庵之手。其外甥吴之鹤(安徽省歙县人)雇用了著名的新安版刻匠黄伯符。他创…

    2019年5月29日
    390
  • DaoMind——Tai Chi Classes

    INTERNAL ARTS | ALASKA, CALIFORNIA, NEW YORK, AND TAIWANhttp://daomind.com/

    2021年12月29日
    351
  • [E0066]中华仙学养生全书

    《中华仙学养生全书》是胡海牙先生继《仙学必读》、《仙学辑要》二书出版后,奉献给广大仙学爱好者的又一部力作。《中华仙学养生全书》包括影印版《扬善半月刊》、《仙道月报》合集与《陈撄宁仙…

    2015年5月29日
    517
  • “道、法、术、器”

    从道家传承来讲,它强调四个字,叫“道、法、术、器”。“道”是天道;“法”是人定的,就是说你该怎么跟着“天道”去做;“法”也有善恶之分,顺应天道的“法”就是善法,相反,违背天道的“法…

    2019年5月28日
    484
  • 一个工人犯错后的中美反应对比

    在美国 这位修理工叫李愚,在新泽西一家修理厂已经工作了三年。这年新泽西交通异常,修理车间的车激增,李愚忙得脚不沾地。一天在修车时,他张冠李戴,把机油错加在了变速箱里面,幸好被及时发…

    2022年10月7日
    271
  • 同样是做科普,中美两国有何异同?| 贾鹤鹏

    9月14日~20日,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又热火朝天地展开了。前不久,我撰写了“解码科学传播”系列专栏文章的第一篇《中国科学传播做对了什么》。文中简单提了下中美科学传播的主要…

    2019年11月8日
    511
联系我们

最新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coldtool

电话:13909185601

QQ:975239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