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教十五论

立教十五论

立教十五論
重陽眞人王喆著
(道藏輯要)

第一住庵
凡出家者,先須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漸得安,氣神和暢,入眞道矣!凡有動作,不可過勞,過勞則損氣;不可不動,不動則氣血凝滯。須要動靜得其中,然後可以守常安分,此是住庵之法。

第二雲遊
凡遊歷之道有二: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紅翠,或翫(同“玩”)州府之繁華,或賞寺觀之樓閣,或尋朋友以縱意,或為衣食而留心,如此之人,雖行萬里之途,勞形費力,遍覽天下之景,心亂氣衰,此乃虛雲遊之人。二者,參尋性命,求問玄妙,登巇嶮之高山,訪明師之不惓,渡喧轟之遠水,問道無厭。若一句相投,便有圓光內發,了生死之大事,作全眞之丈夫。如此之人,乃眞雲遊也!

第三學書
學書之道,不可尋文而亂目,當宜採意以合心。捨書探意、採理,捨理採趣,採得趣,則可以收之入心,久久精誠,自然心光洋溢,智神踴躍,無所不通,無所不解。若到此,則可以收養,不可馳騁耳,恐失於性命。若不窮書之本意,只欲記多念廣,人前談說,誇訝才俊,無益于修行,有傷於神氣,雖多看書,與道何益?既得書意,可深藏之。

第四論合藥
藥者,乃山川之秀氣,草木之精華。一溫一寒,可補可泄;一厚一薄,可表可托。肯精學者,活人之性命;若盲毉(同“醫”)者,損人之形體。學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無以助道。不可執著,則有損於陰功,外貪財貨,內費修眞,不是今生招愆,切忌來生之報,吾門高弟,仔細參詳。

第五論蓋造
茅庵草舍,須要遮形,露宿野眠,觸犯日月。茍或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為;大殿高堂,豈是道人之活計。斫伐樹木,斷地脈之津液;化道貨財,取人家之血脈。只修外功,不修內行,如畫餅充饑,積雪為糧,虛勞眾力,到了成空。有志之人,早當覓身中寶殿,體外朱樓,不解修完,看看倒塌。聰明君子,細細察詳。

第六論合道伴
道人合伴,本欲疾病相扶,你死我埋,我死你埋。然先擇人而後合伴,不可先合伴而後擇人。不可相戀,相戀則系其心;不可不戀,不戀則情相離。戀與不戀,得其中道可矣!有三合三不合:明心、有慧、有志,此三合也。不明著外境,無智慧性愚濁,無志氣幹打哄,此三不合也。立身之本在叢林,全憑心志,不可順人情,不可取相貌,唯擇高明者,是上法也。

第七論打坐
凡打坐者,非言形體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須十二時辰,住行坐臥,一切動靜中間,心如泰山,不動不搖,把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內,但有絲毫動靜思念,即不名靜坐。能如此者,雖身處於塵世,名已列於仙位,不須遠參他人,便是身內聖賢。百年功滿,脫殼登真,一粒丹成,神遊八表。

第八論降心
凡論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動,昏昏默默,不見萬物,冥冥杳杳,不內不外,無絲毫念想,此是定心,不可降也。若隨境生心,顚顚倒倒,尋頭覓尾,此名亂心也,速當剪除,不可縱放,敗壞道德,損失性命。住行坐臥,常勤降聞見知覺,無病患矣!

第九論煉性
理性如調琴,弦緊則必斷,慢則不應,緊慢得中,琴可調矣!則又如鑄劍,鋼多則折,錫多則捲,鋼錫得中,則劍可鑄矣。鍊性者,體此二法,則自妙也。

第十論匹配五氣
五氣聚于中宮,三元攢於頂上,青龍噴赤霧,白虎吐烏煙。萬神羅列,百脈流沖,丹砂晃朗,鉛汞凝澄,身且寄向人間,神已游於天上。

第十一論混性命
性者神也,命者氣也。性若見命,如禽得風,飄飄輕舉,省力易成。《陰符經》雲:“禽之制在氣”,是也。修真之士,不可不參,不可滲漏于下士,恐有神明降責。性命是修行之根本,謹緊鍛鍊矣!

第十二論聖道
入聖之道,須是苦志多年,積功累行,高明之士,賢達之流,方可入聖之道也。身居一室之中,性滿幹坤,普天聖眾,默默護持,無極仙君,冥冥圍遶。名集紫府,位列仙階,形且寄於塵中,心已明於物外矣!

第十三論超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三界也。心忘慮念,即超欲界;心忘諸境,即超色界;不著空見,即超無色界;離此三界,神居仙聖之鄉,性在玉清之境矣!

第十四論養身之法
法身者,無形之相也。不空不有,無後無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長。用則無所不通,藏之則昏默無跡。若得此道,正可養之;養之多則功多,養之少則功少。不可願歸,不可戀世,去住自然矣!

第十五論離凡世
離凡世者,非身離也,言心地也。身如藕根,心似蓮花,根在泥而花在虛空矣!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聖境矣!今之人,欲永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也!言十五論者,警門中有志之人,深可詳察知之。

原创文章,作者:骊山老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ishan.cn/1349

(0)
上一篇 2013年2月11日 12:15
下一篇 2013年4月12日 12:12

相关推荐

  • 道门乐府:汉魏六朝艺术奇葩

    “道门乐府”是道教色彩的乐府歌词,源于并流传于民间。汉魏六朝道教的发展时期,道士使用这些艺术形式向人们传播宗教教义,劝导世人皈依道教,因此留下诸多劝仙劝道和表现神仙境界的“道门乐府…

    2020年1月28日
    413
  • [E0065]新锲徽郡原板梦学全书

    《新锲徽郡原板梦学全书》是一本解梦占梦的书籍,作者不详。书中每页都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是版画和对联,中部是时辰选择,下部是七言诗占相当于《周公解梦》。第二卷内容还包含一些理论和道…

    2014年6月21日
    316
  • [E0030]万法归宗

    一般符咒或法术来源多为前辈修道大师根据自己所得符图文字。他们以自己对宇宙的理解,使后学者有所依据而描绘出来的符图。这类符图一般有规律可循,初学者得传授后即可看懂。它们属于中下乘符咒…

    2019年5月29日
    298
  • [E0041]冲虚真经

    《冲虚真经》即《列子》,又名《冲虚至德真经》,原为中国战国时道家着作,相传为列御寇所作。今存《列子》一书据考应为魏晋时玄学家伪作,东晋张湛收集整理,编为八篇,并为之作注。此本为日本…

    2014年7月21日
    408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經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簡稱:常清靜經、清靜經。底本出處:《道藏》洞神部本文類。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

    2013年11月27日
    283
  • [E0061]两苏经解

    明焦竑辑万历25年毕氏刻本:(东坡先生易传九卷,东坡先生书传二十卷)苏轼撰;(颍滨先生诗集传十九卷,颍滨先生春秋集解十二卷,论语拾遗一卷,孟子解一卷,颍滨先生道德经解二卷)苏辙撰苏…

    2014年9月14日
    371
  • [E0057]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

    此《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应为明永乐年间道士编撰。一卷,收入《道藏》洞神部记传类。本书记述明初修建武当山官观时出现各种祥瑞,如黑云感应、骞林应祥、樃梅呈瑞、神留巨木、水涌洪钟等,皆…

    2013年6月12日
    412
  • 抱朴子

    《抱朴子》是东晋葛洪撰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东晋道家理论…

    2022年10月16日
    139
  • 中国道教协会(西安)第二届道教文化艺术周筹备会议召开

    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中国道教协会(西安)第二届道教文化艺术周将于2017年10月23日至26日在西安举办。为顺利推进各项筹备工作,中国道教协会张凤林副会长兼秘书长一行6人,于20…

    2017年6月11日
    302
  • 微信或将支持云端存储 你会花钱存聊天记录吗?

    近日,据媒体报道,微信拟推出个人微信云存储服务,用户将能在云端备份和恢复微信聊天记录,而该服务可能按年付费,费用将在130元-180元。一时间,有没有必要推出这个功能、应不应该收费…

    2021年9月10日
    180
联系我们

最新联系方式

邮箱:info@daomen.net

微信:coldtool

电话:13909185601

QQ:975239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